产品中心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打造中国石墨电极世界知名品牌纪实
- 产品介绍
“制造高端炭素产品,引领国内行业发展”为企业使命,锻造“世界知名品牌”为企业愿景。这句做强做大民族产业的质量理念,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炭素)的每一位员工。
开封炭素组建于2003年,是我国首家专业化生产全系列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16年来,开封炭素依托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卓越的质量管理能力,改变了我国炭素生产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不能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变成全球上少数几个能独立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国家之一,并成长为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炭素生产企业,为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开封炭素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来看来:“开封炭素能够有今天的成绩,质量是最重要的法宝,也是我们扛起振兴中国炭素行业的大旗、做行业引领者的最大底气。”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炭素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满足不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需求。开封炭素项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家和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炭素项目生产的基本工艺复杂,由压型、焙烧、石墨化、机械加工4大工序组成,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对国外技术的吸收、熟悉都要一直摸索。
“设备设备不熟悉,技术技术不了解,仅凭少量的资料,全靠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开封炭素总经理万建民说。
在技术突破方面,开封炭素专门成立攻关组,通过优化设计开发流程、引进软、硬件等对引进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并结合对顾客反馈、过程运行监控和产品结果的分析,从组织架构、流程以及方法上进行改进。同时开展了“接头成品率技术攻关”“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艺优化与改进”“电极加工与炼钢应用研究”等重点工艺研发,实现了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配方、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等关键技术的稳定和提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7月1日,开封炭素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打破技术壁垒,国产焦替代了进口焦。
针状焦是生产石墨电极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全力发展的炭材料领域中的高端产品。过去,针状焦的生产技术一度被国外长期垄断。
“要想实现国产化,非常不容易。国外研发针状焦的历史已超越50年,我们才刚刚起步。”万建民介绍说。生产针状焦的控制指数有上千个,每个指数的细微调整都会影响产品质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开封炭素研发团队针对国产煤系针状焦硫氮含量高、大颗粒含量少、热胀系数高等缺点,制定阶段性研发目标,全方位监控各过程实施,最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煤系针状焦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成套技术。原材料的国产化,不仅有力地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稳定,为连续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一度拉低了该产品的全球价格。
目前,开封炭素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位,国际市场覆盖欧洲、北美、南美、东亚、东南亚、中东等24个国际区域。
2017年,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石墨电极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开封炭素生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更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而供不应求。
“那段时间许多钢铁企业来到公司后,直接到生产线、仓库,‘划圈圈、占地方’,”负责生产的开封炭素公司副总经理吕红兵和记者说,“甚至一些急需产品的客户提出,哪怕是公司残次品,不讲价格,也愿意购买。”
“这种钱决不能赚。”“决不能让一个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为实现用户需求,开封炭素在保证全部的产品质量的同时,优化产能,提高产量,24小时全负荷生产。
从建厂时就立下的“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一直成为开封炭素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法宝,从最初“人人尽责,事事达标”的指令性语言到“锻造国际一流的炭素企业”的责任心牵引,对每一个开封炭素人来说,质量意识伴随始终。
“公司目前推行的ISO9001等在内的众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总要求是‘过程全监督、体系全监控’。”开封炭素质检部部长芦海涛主任说。
走在开封炭素的生产一线,全员参与的质量活动与模式——QC小组、合理化建议、研发技术等为员工搭建的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平台尽揽眼底;质量目标考核、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整体运营质量等各项质量制度随处可见。统计显示,近5年来,开封炭素先后有30多个小组成果在省级以上实现成果发表并获奖,成果率高达到100%,获得直接效益近6000万元。
当看到公司正式使用了《高压浸渍增产优化》程序,全年增产6506吨时,开封炭素浸渍调温班班长王玉玲内心特别高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她两年多来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
已经在开封炭素“服役”了14年的王玉玲,是在2005年做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被公司引进来的。
在生产过程中,细心的王玉玲发现:夏季温度高,浸渍罐的温度降不下来,延缓了出罐时间。到冬季时,沥青温度低,达不到所需温度,不得不延迟沥青加热时间。冬夏两季降低了全年的生产总量。
怎么办?2016年,王玉玲大胆提出了《高压浸渍增产优化》攻关项目,开启了冬夏季两种不同工艺程序的研发。经过长达两年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最终完成了《高压浸渍增产优化》程序。该程序不负众望,为公司增产增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8年王玉玲班组获得了中平能化集团“明星班组”称号,王玉玲个人也获得了公司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先进”“安全生产标兵”荣誉称号。
为了表彰像王玉玲一样坚守在各个工序上的优秀职工,在开封炭素的重大活动时间表上,有一个特殊活动——科学技术创新表彰大会,目的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全员科学技术创新意识,形成独特质量文化。
“正是因为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设立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开封炭素最终打破了原材料替代瓶颈,改变了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现状;通过不断的提高生产的基本工艺,使电极本体成品率由73%提高到78%,石墨电极接头成品率从不足35%提高到5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谈及技术创新,开封炭素技术中心主任路培中一脸自豪:“如今,开封炭素创立的KFCC品牌已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品牌。”
近年来,开封炭素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68亿元,研发53个重点技术项目,其中4项填补国内空白。凭借逐年提升的产品的质量,开封炭素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创造直接效益近3亿元。2017年,开封炭素成为开封市首家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的企业;2018年,在“质量之光”公众评选活动中,又喜获质量魅力品牌称号。